会员动态

老人险被道德经直播诈骗,长城华西银行金融教育示范基地成功劝阻

       案情简介:
       2025年3月12日下午,老年客户肖阿姨匆忙来到长城华西银行金融教育示范基地,要求工作人员协助下载"时间窗"插件,称当晚要参与"道德经"直播课程,并受群内"队长"催促。工作人员发现该群以学习名义诱导投资,判断为传销诈骗,立即劝阻肖阿姨停止操作。但肖阿姨已被深度洗脑,坚称该"国家项目"将发放补贴并引导投资,且已告知对方身份证、银行卡等所有个人信息。工作人员迅速查找"冯宝成道德经骗局"真实案例,逐条剖析其虚构政府背景、伪造补贴承诺、骗取资金等诈骗套路,说服肖阿姨立即修改所有银行卡密码。经两小时耐心劝导,肖阿姨最终退出群聊、拉黑联络人,并前往网点紧急变更账户信息。
       道德经直播骗局套路:
       该骗局专门针对老年人设计,通常利用熟人关系,将亲朋好友、同事作为推广对象。打着学习《道德经》的旗号,利用部分老年人可能存在的迷信心理,大规模组织群聊。以解冻民族资产、定向扶贫并给听课学习者分钱为噱头,拉拢老年人参与。实际上,是骗取老年人的身份证、银行卡号、家庭住址等重要个人信息,用于非法贩卖。后期,则会直接以“入股”“办理养老卡”等投资名义,诈骗老年人的“养老钱” 。
       案例启示:
       (一)针对老年人:
       (1)诈骗分子以“学习道德经”“国家项目”为幌子,利用老年人对传统文化的情怀和对“官方背景”的信任,降低其防备心理。谨记任何以“国家名义”“政府补贴”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投资的行为,均需通过官方渠道核实。
       (2)诈骗分子通过群聊直播、团队管理等方式制造紧迫感和群体认同感,逐步灌输虚假信息,让老年受害者深信不疑。家人需关注老年人的社交圈和心理状态,警惕长期“线上学习群”的潜在风险。
       (二)针对金融机构:
       (1)金融机构应定期对员工开展培训,使其熟悉并能准确识别常见的诈骗话术(如“国家发钱”“高额回报”等),同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。
       (2)对于对诈骗深信不疑的受害者,银行工作人员需要用事实打破受害者的认知壁垒,比单纯说教更有效,反诈宣传需结合具体案例,提供可验证的证据(如新闻报道、警方通报),增强说服力。
       (3)被洗脑的老年人往往因“沉没成本”(已投入时间、信任)不愿承认受骗,需耐心引导。金融机构可与社区心理辅导机构建立联动机制,为受骗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。

电话:0838-2226718 传真:0838-2206630
邮箱:hyxh0000@126.com 邮编:618000
地址:四川省德阳市长湖街48号
Copyright © 德阳市保险行业协会 备案号:蜀ICP备12002364号-1 本网站支持  IPv6